我是方三天,山西人,現在陜西省漢中市從事訂單農業。
訂單農業你可能沒聽過,但是一個星期按時給你10斤蔬菜,而且品種豐富,從農場新鮮出爐,直接快遞到家,你想了解嗎?
這就是我從事的訂單農業。今年我租了70畝地,準備發展500個客戶,年銷售目標170萬元。
一個從事教培行業10年的人,為何轉行當了泥腿子,做起了農業?想聽聽我的故事嗎?
(我和我的訂單農業)
1986年,我出生于山西省晉中的農村,那里地形奇特,東邊太行山,西邊是黃土高坡,我們村在一個一邊高一邊低的溝里。
小時候我就下定決心,去大城市讀大學,看看外面的世界。
可惜志向遠大,行動卻遲緩。我自幼頑皮,又特別晚熟,平時學習不刻苦,最后高考失利。
2005年,我去了北京一所民辦學校。高考失利的陰霾一點兒也沒影響我的心情,來到首都看什么都新鮮,興奮得不得了。
2006年春節,我還有點玩世不恭,父親卻因交通事故突然去世了,對我打擊特別大。
悲痛之中,我才意識到自己長大了,未來要承擔責任了。這才開始努力學習,認真對待課程,并且找到了打工賺錢的途徑-幫助學校招生。
2009年畢業時,北京高校云集,人才眾多,我的文憑直接不夠看,在找工作的時候,處處碰壁。
找不到自己滿意的工作,我沒有從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是產生了憤世嫉俗、懷才不遇的情緒,積累到一定程度后,整個變得易怒、失眠、避世。
可是,我不想讓母親失望,即便想躲起來躺平,也不得不逼著自己,到社會中尋找合適的位置。
(北京大學門前留影)
我去臺球廳做過球童,也去廣告公司做過接線員、業務員。空余時間,孤寂落寞睡不著的時候,就看書,學心理學,看道德經,試圖擺脫消極情緒。
2010年,同學在北京辦了一個培訓機構,主要業務是為準備出國的學生培訓英語。成立之初非常缺人,我應邀加入。
我主要做業務推廣和人員招聘的工作,那時候到處跑,去學校發傳單,開推薦會,辦免費試聽班等。
當時國內經濟飛速發展,出國留學的人日益增長,我們趕上了出國培訓的紅利期,業務蒸蒸日上。
留學培訓行業打開了我的視野,拓寬了眼界。看到了教育有很多種可能,成才也是多樣的。
(認真工作中)
2015年我結婚了,妻子是同事,也是公司成立之初,一起打拼的親密“戰友”。我們是日久生情、水到渠成的感情,因了解而相愛,因熟悉而相知。
妻子是陜西漢中人,結婚之后,我們辭職去了西安,決定創業做教培。
了解市場后,覺得西安不適合我們,不僅市場趨于飽和,成本也相對較高。于是我們回到了妻子的故鄉--漢中市城固縣,很快在這里看到了機會。
縣城相對閉塞,無論教育方法還是理念都落后于大城市,城里的孩子都在上課外班,縣城的孩子卻停留在掌握書本知識的階段。
由此產生的差距,導致縣城很難走出尖子生,也急需接受新的課外知識。
(與孩子們在一起)
2016年,我們在城固縣開設了一家培訓機構,做藝術培訓,也做中小學教育培訓。同時我還定期舉辦小飯桌活動,和家長們座談,分享教育觀念。
座談交流深受家長們歡迎,城市先進的教育理念,對縣城的家長和孩子,有著非常大的觸動。
我們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得到了家長們的認可,短短兩年的時間,就開設了6家分校。
可天有不測風云,2019年以后,疫情和政策對教培行業帶來了毀滅性的打擊。我們不得不關閉了4家分校,僅留下了兩家。
看著空無一人、處處散落著書本的教室,我百感交集。但是人生就是這樣,不可能永遠是順境,我曾經也歷過逆境,再來一次又何妨。
(帶孩子們出游)
妻子繼續經營著剩余的兩家分校,我考慮開始新事業,想找一個可以全力以赴做一輩子的事情。
“曲成萬物而不遺”,人生的路不是一條直線,而是迂回曲折的。前行需要勇氣,轉彎更需要智慧。不過于執著,學會轉彎,才能有新的機會。
最終我選擇了做農業,因為我是農村人,鄉村振興已經上升到國家戰略。借著這個契機,我決定扎根農業,相信它未來一定可以迎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農民靠賣農產品為生,賣的時候經常遇到價格不穩定的情況。如果成品不好,來收購的人還會壓價。作為農戶,永遠無法掌握市場的主動權。
我希望找到一個可以穩定價格,進而穩定收入的方式,所以選擇了做共享菜園,做訂單農業。
(干農活)
共享菜園是客戶出錢,可以指定種植自己喜歡的蔬菜,根據不同農時,種植不同種類的蔬菜。訂單農業是訂單中規定了蔬菜的價格、數量等,不能單方毀約。
“手中有訂單,種植心不慌。”訂單農業有著良好的契約性,也讓農民預先確定了固定收入。
我打算以種植各種蔬菜為主,每年給客戶52箱新鮮時令蔬菜,另外贈送6平方米的專屬菜園,種植客戶最喜歡吃的蔬菜。我們預先定好價,提前收取一年的費用。
配送的蔬菜都是在自然條件下當季生長的,我們會把一些蟲害侵襲的,或者一些品相不好的篩選出來,保證給客戶供應最好的蔬菜。
通過訂單的方式,把健康的產品直接給到消費者,這樣可以解決收購、倉儲、物流過程中的浪費,直接從產地到餐桌,所以價格也很實惠。
(制作自然肥料)
做好計劃以后,2021年,我和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雇了工人,租了50畝土地做試驗田。
首先要解決的是土壤問題,只有健康的土壤才能長出來健康的食物。目前的土壤環境特別差,種植的蔬菜,有形狀沒有質量,味道一般。
現在,化學制品對農作物生長的土壤,已經造成了非常嚴重的破壞。改善土壤環境,迫在眉睫。
我打算用環保酵素、有機肥和微生物菌劑代替化學原料,需要3年才能改善土壤環境。雖然前兩年農作物產量會低,但這是一件長久的事情,不能只圖眼前利益。
到了后期,用自然方式滋養的土壤,農作物供給能力,遠遠超出使用化肥農藥的土地。
有了產品,我開始考慮銷售,覺得可以通過線上視頻來推廣。
(黃瓜成熟了)
我把一部分精力放在了研究視頻內容上,以農業為切入點,給大家科普一些農業知識,比如土壤改善的重要性,二十四節氣傳統文化知識,也會講我的健康種植理念,以及未來能為大家提供什么品質的蔬菜等。
視頻很受歡迎,平臺對三農有流量傾斜,因此賬號做得非常順利,一年的時間就有了16萬粉絲。
粉絲們認可我們,就可以直接下單菜園年卡,這樣就能吃到放心的蔬菜了。第一年,我們就輕松獲取了200個客戶。
經常有網友問,土壤改良了,那病蟲害如何處理?不噴農藥肯定解決不了。
其實農藥也不可能殺滅所有的病蟲,像蚜蟲,它的繁殖速度非常快,一個星期就可以繁殖幾代,化學制劑對這種數以千億的繁殖速度收效甚微,而且貽害無窮。
(團隊合影)
我們通過釋放天敵的方式,把瓢蟲放到有蚜蟲發生的植物上,也會種植瓢蟲喜歡的植物吸引瓢蟲,從而殺掉蚜蟲。
改變種植方式也是減輕病蟲害的一種方式,以前是單品連片種植,現在可以把相互抵消病蟲害的作物種在一起。
如果把土豆和西葫蘆種在一起,兩個品種釋放出來的氣味,會吸引互為天敵的蟲子,讓它們自生自滅,病蟲害就減輕了。
農場在陜西,有人擔心冬天不能種植農產品,冬季會斷供。
我們處在秦嶺淮河的南部,一年四季都可以種植蔬菜。但是冬季種植的蔬菜品種會有所減少,那我們夏季就多發點,一定可以保證一年給客戶52箱菜。
當地的主管部門,對這種創新的農業模式也高度關注,剛開始做的時候,農業局的領導,還親自過來進行了慰問和鼓勵。
但第一次做訂單農業,在實踐中,還是遇到了很多困難。
(開會中)
還沒有播種的時候,我們沒有收取預收款。注冊時,因為沒經驗,經營許可范圍中,漏掉了農產品網絡銷售。
等到可以銷售的時候,就流失了一部分客戶,導致我們沒有完成銷售目標。
寄送商品的時候,快遞也出了問題。裝滿蔬菜的泡沫箱送到客戶手中,已經殘缺不堪。
更換了快遞公司,外包裝又加了一層紙箱,夏季時還要加冰袋。雖然增加了15元成本,但是解決了運輸問題。
還因為沒有經驗,選擇了地勢低的農田,又遇上天災,夏季遭遇了一場暴雨,導致80%的蔬菜都被淹了。
種植的時候,和預想的完全不一樣。當時我們覺得,只要用自然肥料就可以種植出綠色蔬菜。但是在實踐中,遇到了很多問題。
(與許老師合影)
我專門去浙江衢州,跟許老師學習了一個月。許老師是臺灣人,20年前就來到了大陸,一直潛心研究自然農法。
他把20年的經驗毫無保留、分文不取地傳授給我,教會了我很多知識,尤其是利用有益菌對抗有害菌,從而提前預防病蟲害。
許老師20年的實踐,證明用生物肥料種植的農作物,價格遠遠低于有機蔬菜。在化學產品價格上漲的時候,用許老師的方法,大大降低了資金投入。
真的特別感激許老師,也讓我看到,世上真有不為名利不求金錢的人,更堅定了我做好訂單農業的決心。
(努力工作中)
2022年,克服了眾多難題,我們雖然沒有盈利,但是做到了收支平衡。經過一年的實踐,發現訂單農業大有可為。我們的共享菜園得到了市場的認可,也得到了客戶的信任和好評。
今年,我重新租了70畝地,做了一個全封閉自循環的農場,就是用自然農法的方式,去種健康的蔬菜。
為了讓產品更健康,我們今年只做500個客戶,每個人收3500多元,小菜園的產值就可以達到170萬元左右。
我們會配套做一些養殖,養雞鴨鵝等,利用它們的糞便來制作堆肥,用自然原料產生的肥料,再去滋養土壤。
經過三年循環之后,農場生產的產品沒有化學東西存在了,就能種出更健康的產品了。
(蔬菜長勢喜人)
未來我打算等客戶穩定之后,再和當地的村集體合作社,或者種植農戶合作。只需給他們派訂單,按照標準和要求去生產,我們做好品質監督就好。
現在10畝地,普通農戶大約只能收入2萬元錢。如果按照我們的標準,10畝地可以穩定收入5萬--8萬塊錢。
讓其他農戶的收入,也通過訂單農業的方式穩定下來,就是我的目標。
我相信訂單農業的市場需求,會不斷地被挖掘出來,被家家戶戶需要。因為大家對于健康食品的要求,已經越來越高了。
十年教培老師轉型去種地,農村出來的大學生,費盡心力走出去,又倒回來。
(豐收了)
多少人覺得我的人生有些悲哀,可是人生與其被動活成別人眼里的樣子,不如主動成全自己,活出自己最想要的模樣。
余生能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能為大家建一個共享綠色菜園,能用自然農法種放心菜,能參與鄉村振興。這一切都值得我自豪和期待。
種地不是退路,也不是無奈,而是必須,是根本,是情懷。
我的人生我做主,昨天不回頭,今天要奮斗,明天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