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時提出兩道“融合命題”:一是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機制,加快發展新型文化業態,形成更多新的文化產業增長點。二是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守護好三湘大地的青山綠水、藍天凈土,把自然風光和人文風情轉化為旅游業的持久魅力。鄉村地區的自然生態、田園風光、農業資源、農俗風情是旅游業持久魅力來源。農業、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是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重要內容,是深挖農業資源潛力、提升農業產業附加價值、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創新途徑。湖南是農業大省、文化大省,也是旅游大省,加快推進農文旅融合發展,既是答好兩道“融合命題”的必然要求,也是實施文化強省、農業強省和旅游強省建設的戰略所需。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為農文旅融合發展提供技術支持和創新動力。科技與農文旅融合的資源、產品、市場和治理緊密相關,應從資源再造、產品創新、市場運營和協同治理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推動其深度融合發展。
活化農文旅融合的資源再造。推進農文旅深度融合發展,資源是基礎和依托。湖南農業歷史悠久、農耕文化深厚,既有“農耕文化”名片城頭山古稻田遺址,也有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紫鵲界梯田,還有“雜交水稻”世界領先農業科研成果,農業文化旅游資源品牌基礎較好,但有待系統化整合、深度化挖掘及數字化呈現,要借助數智科技實現農業文化資源的有效轉化。一是做好資源的整合。借助無人機拍攝、GPS定位、地理信息系統、圖像識別、傳感器采集、人工智能抓取等數智采集技術系統調查我省農文旅資源,建立農文旅資源集合系統,將分散的農文旅資源進行系統整合,建立“點、線、面、網”立體農文旅資源庫。二是做好資源的鏈接。應用無線通訊、社交媒體、移動網絡等數智互聯技術鏈接農業文化資源供給與旅游市場需求,精準分析把握農文旅市場需求,深度挖掘農業文化資源的旅游潛力,不斷拓展農文旅資源內涵與邊界。三是做好資源的活化。應用5G、大數據、人工智能、全息投影、虛擬現實等數智技術強化農文旅資源數字化表達,將城頭山古稻田遺址、紫鵲界梯田景觀、雜交水稻科研故事等農業文化資源進行數字化開發,縮短景區與游客之間的距離,提高農文旅資源的易接近性和可體驗性,在數字化沉浸式體驗中活化農業生產、農耕文化、田園風光、村落建筑、生態系統等資源利用。
深化農文旅融合的產品創新。推進農文旅深度融合發展,產品是關鍵和載體,需要借助科技實現農文旅產品的有效創新。數字文旅時代,游客消費數字化、智慧化的程度越來越高,應借助數智技術提升農文旅產品數字化水平,不斷衍生出農文旅新產品、新場景、新體驗。一是應用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以及混合現實(MR)等數智技術設備升級再造線下游覽類農文旅產品;二是應用元宇宙等沉浸技術建設打造農業歷史數字博物館、農耕文化數字博物館、農業現代科技數字博物館等文化類農文旅產品;三是應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技術創新開發獨特的農文旅產品,通過自然語言處理和視頻生成技術,開發生成式體驗類農文旅產品,讓游客在與農業文化數字人物和場景的交互體驗中生成有品牌價值的農文旅產品,感受獨特的農文旅資源魅力。
優化農文旅融合的市場運營。推進農文旅深度融合發展,市場是重點和動力,需要借助科技實現農文旅市場的數字運營。一是要通過數智化技術建立游客消費行為系統,及時跟蹤調查游客的農文旅產品消費心理和行為軌跡,精準掌握農文旅消費市場基本特征和動態趨勢,構建湖南農文旅消費市場數字畫像,提高市場投資經營決策的科學性和有效性;二是要通過數智化技術建立農文旅數字化營銷系統,深度融合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技術搭建多媒體融合、精準化對接、個性化推廣的農文旅數字營銷平臺,增強游客購買的便捷性和價值性;三是要通過數智化技術建立湖南農文旅數字化市場監管系統,發揮大數據、云儲存、智能屏顯等技術設備集成和智慧管理功能,隨時隨地掌握湖南農文旅市場運行狀態。
強化農文旅融合的協同治理。推進農文旅深度融合發展,治理是手段和保障,需要借助科技實現農文旅融合的協同治理。農文旅深度融合,涉及農業、旅游、文化、環保、自然資源、林草等多部門管理,政府、行業、企業、村集體和農戶等多層次主體以及吃、住、行、游、購、娛等多要素活動,是一個多部門協同、多主體聯動、多要素支撐的復雜系統活動,需要應用數智技術構建農文旅現代協同治理體制機制。一是通過數智信息共享技術,強化農文旅信息的互通共享,讓相關部門及時了解農文旅融合發展信息,提高部門協同的效率;二是通過數智分析預測技術,借助數據運算處理,及時預測我省農文旅融合發展態勢,以便組織協調各方利益,提高主體聯動的效力;三是要通過數智系統監管技術,及時了解農文旅產品、產業要素動態,優化調整要素結構,提高要素支撐的效果。